鐵礦石作為鋼鐵生產企業(yè)的重要原材料,其化學成分的檢測對于保障生產質量具有重要意義。鐵礦石中包含多種雜質,可分為無益元素(如硫、磷、砷、鉀、鈉、氟等)和有益元素(如錳、鎳、鉻、釩、鈦等)。準確檢測鐵礦石的化學成分,對于優(yōu)化生產工藝、提高產品質量至關重要。
傳統(tǒng)檢測方法的局限性
傳統(tǒng)的鐵礦石化學成分檢測方法通常較為復雜,需要借助多種化學方法進行測定。例如,一般檢測鐵礦石化學成分的步驟如下:
1. 礦石預處理:將礦石碾成粉末并熔成熔片。
2. 混合助溶劑處理:在經過550℃灼燒處理后的混合助溶劑中稱取10克,試樣為0.7克,鋰為1克,氧化鈷粉為0.5克。將其放置于瓷坩堝中進行充分混合,確保均勻后,移送到鉑-金坩堝中。
3. 干燥處理:向其中滴加5滴濃度為40%的溴化鋰溶液,然后將其放置于溫度為105℃的烘干箱內進行5分鐘的干燥處理。
4. 熔融處理:隨后取出,放置在溫度為110℃的熔融爐中,進行13分鐘的熔融處理,制作成玻璃體熔片并等待測試。